動物故事: 2020年世界穿山甲日–跟穿山甲一起捲動吧!

動物故事

今日(2月15日)為第九屆世界穿山甲日,我們不如來認識一下這位滿身鱗甲的朋友吧!

 

穿山甲特寫

穿山甲看起來不像我們一般認識的哺乳類動物,牠的身體被堅硬的鱗片覆蓋,鱗片是由角蛋白構成,跟組成人類指甲的物質一樣。大多數穿山甲物種正由於人類對其鱗片的需求而接近滅絕,唯沒有科學證據證明其鱗片具有任何藥用功效。想到穿山甲的遭遇,就讓人很傷感。

當受到威脅時,穿山甲會捲成一個球,用硬殼來保護自己。他們沒有牙齒,不能用咬的方法攻擊敵人。沒有攻擊能力的穿山甲看起來是很容易親近的朋友,但當牠們面對自然界的各種殘酷的威脅和攻擊時,甲殼的保護實在太不足夠了。

    

中華穿山甲(照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穿山甲有尖長的頭部,和長而具黏力的舌頭,有助捕捉螞蟻、白蟻和其他昆蟲。牠們能把鼻孔和耳孔的肌肉收縮關閉,避免在進食時有昆蟲爬進去,而其強壯的四肢更是專為挖掘蟻丘而設計的。穿山甲每頓可食用牠體重10%份量的白蟻,以自然環境中白蟻的密度計算,單只成年穿山甲估計能夠令超過16.5公頃的森林免受白蟻的破壞。

 

 

香港有沒有野生穿山甲呢?

有的,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原生於中國南部包括香港。牠們居於林地和灌叢地。多為獨棲和夜行性,日間在地下洞穴睡眠。牠們雖然主要在地面生活,卻是爬樹高手。

中華穿山甲在本港為受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度瀕危」 物種。

(資料來源: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為加強保育本地穿山甲的地區工作,漁農自然護理署聯同本地專家制定了《穿山甲物種行動計劃2019-2024》,文件將有助指引有關本地穿山甲的科學研究和保育策略。

 

 

穿山甲的拯救工作

獲救中華穿山甲正接受健康檢查(照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自1994年,本園野生動物拯救中心共接收了13隻野生中華穿山甲,牠們都是在本港被發現生病或受傷。本園專業拯救團隊在接收了穿山甲後,會為牠們提供必須的治療和護理,康復後便會放歸野外。我們發現自2000年起的穿山甲個案中,有超過三份之一是被流浪狗襲擊而受傷。

   

2017年5月,雌性中華穿山甲被流浪狗襲擊受傷,獲送到本園拯救中心。相片是於穿山甲進行健康檢查被麻醉時拍攝。(照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本園野生動物拯救中心在治療穿山甲前,會先進行健康檢查,受傷的穿山甲會照X光,得出的X光片可讓我們了解動物的身體結構和檢查其有沒有內傷。

有趣的是,由於穿山甲沒有牙齒,所以牠們會把所吃的昆蟲先吞進胃裡,然後用肚子裡的礫石來幫助消化(見X光片中身體中部一團白色的東西)。

獲救中華穿山甲的X光片(照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注:圖中的夾子是用來監測心跳的醫療儀器的一部分。而蓋着穿山甲的臉的杯狀工具是用來在檢查期間輸送麻醉氣體。

 

 

穿山甲DNA工作簡介

穿山甲鱗片和冷藏的屍體(照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全球共有八種穿山甲,包括四個亞洲物種和四個非洲物種。穿山甲不幸成爲全球走私量最高的哺乳類動物,更面對瀕臨滅絕的危機。跨國走私貿易大多涉及穿山甲的鱗片、活體和屍體,主要被運往中國和越南。很多販運貨物於香港充公,本港似乎是一部分非法貿易的中轉站。

在2015年至2019年期間,香港政府查獲了超過35噸穿山甲鱗片,估計來自約70,000隻穿山甲。本園保育遺傳學實驗室的科學家利用DNA技術鑒定被截獲穿山甲的物種及來源。

   

實驗室內的遺傳學者和鱗片樣本(照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基因分析發現,香港充公的穿山甲包括四種非洲穿山甲物種(Phataginus tricuspis、P.tetradactyla、Smutsia gigantea和S. temminckii)和一種亞洲穿山甲物種(Manis javanica)。研究亦發現,這些非洲穿山甲來自幅員廣大的棲息地,被人盜獵後轉送到少數的貿易中轉站。

實驗室的鑑定工作仍在進行中,暫時大部分走私品來自非洲。我們應該立即遏止非法貿易,法庭亦應作出阻嚇性的判決,這樣才可真正保護穿山甲,免於面臨絕種的危機。公眾教育在保育和保護穿山甲上,亦有非常重要的角色。

明白消費者的動機才可減少大衆對傳統穿山甲藥品的需求。媒體報導聲稱,鱗片含有具鎮痛作用的曲馬多成份。但研究表明,穿山甲的鱗片並不含曲馬多。香港大學中醫學院院長勞力行亦提倡從中藥中去除所有瀕危野生動物,因使用可持續草藥替代品的可能已大大提升。繼續使用瀕危物種入藥只會損害中醫藥界的聲譽,以稀有物種入藥亦不可永續發展。根據香港大學和自然保育組織野生救援在2019年進行的一項調查指出,超過三分之二的香港市民認為應逐步停止使用穿山甲作藥材。

 

 

中國海南島的野生穿山甲

在華南某個村落,村民活捉到的野生穿山甲

嘉道理中國保育部 (KCC) 自1998年起,在海南超過50個地點展開生物多樣性調查,但都沒有找到過任何野生穿山甲的蹤影。2013年,KCC在海南幾個保護區一共訪問了五十多名護林員和獵人,大部分受訪者表示自90年代起,穿山甲的數量已經開始明顯減少,至2000年後更只有零星紀錄,近乎銷聲匿跡。調查資料顯示,在1983年或之前出生的受訪者中,93%都曾經在野外見過野生穿山甲;但在1984年後出生的受訪者中,則有近90%從來都沒有遇到過穿山甲。

 

 

法律保護

獲救中華穿山甲於野放前的照片(照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在香港,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受到《野生動物保護條例》(香港法例第170章)所保護,捕獵或管有受保護物種可被判罰款和監禁。牠同時屬於由183個國家簽署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CITES)》附錄I的列明物種,於香港受《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香港法例第586章)規管,禁止進出口中華穿山甲及其製品(包括鱗片)。

2000年,CITES 禁止所有野生、分布於亞洲的4種穿山甲物種及其製品的進出口。2016年9月,CITES更將其餘4種、分布於非洲的穿山甲物種的貿易管制升級,令到全球8種穿山甲都被納入附錄I的列明物種,禁絕國際貿易

   

教育是保護穿山甲的關鍵 (照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所有野生動植物在自然界中都具有重要的功能,失去其中一種物種不僅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還會給人類帶來無法預料的後果。我們都應共同努力保護這些野生動物,以維護牠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讓子孫後代也可以共享。我們不可忘記,人類也是自然的一部分,需要平衡的生態系統才能在地球上生存。

 

更多相關資訊:

  1. 漁護署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物種行動計劃2019-2024(只提供英文版):
    https://www.afcd.gov.hk/tc_chi/conservation/hkbiodiversity/speciesgroup/files/Chinese_Pangolin_SAP_Dec2019.pdf 
  2. Molecular tracing of confiscated pangolin scales for conservation and illegal trade monitoring in Southeast Asia(只提供英文版):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198941500089X 
  3. 明周系列:誰將滅絕最後一隻穿山甲: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topic/%E8%AA%B0%E5%B0%87%E6%BB%85%E7%B5%95%E6%9C%80%E5%BE%8C%E4%B8%80%E9%9A%BB%E7%A9%BF%E5%B1%B1%E7%94%B2 
  4. Trading in Extinction -- The Dark Side of Hong Kong's Wildlife Trade (只提供英文版):
    https://www.kfbg.org/upload/Publications/WLC_FullReportEng_FINAL.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