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德宏驚現中國最大的犀鳥集群

華夏大地

雲南德宏記錄到過百隻犀鳥集群

亞洲犀鳥常有集群的習性。在泰國,研究人員曾錄得過千隻花冠皺盔犀鳥(Rhyticeros undulatus)集群後飛往夜棲地;而在馬來西亞,研究人員更點算到多達2412隻淡喉皺盔犀鳥( Rhyticeros subruficollis)的集群。

反觀中國的5種犀鳥,關於集群行為的文獻記載卻甚少。但隨著近年國內觀鳥愛好者數目的上升,關於犀鳥集群的記錄也逐漸豐富。就在10月的野外考察中,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就錄得102隻花冠皺盔犀鳥及45隻雙角犀鳥(Buceros bicornis)的集群,是暫時國內的最大記錄!每隻成鳥是體重2-3公斤、身長達1米的龐然大物,可想而知當時的情景有多壯觀!


雙角犀鳥是亞洲最大的犀鳥,翼展可達1.52米


10月觀察到中國境內最大的犀鳥集群,圖片為其中的16隻雙角犀鳥(圖片來源:班鼎盈)

犀鳥的集群習性

在非繁殖期(7至1月),犀鳥常會集群活動。犀鳥的集群通常可分為三類:

1. 搭枱:最鬆散的集群通常發生在食源附近,但個體之間並沒有什麼聯繫,短暫的「搭枱」後就各奔東西;

2. 飯腳:固定的「飯腳」有可能湊成較為穩定的團體,一起四處覓食,維持時間可能從數小時到數天不等;

3. 室友:犀鳥會在黃昏前聚在一起覓食,然後一起飛往夜棲地。通常遇到的大規模犀鳥集群便是屬於這一類。


花冠皺盔犀鳥僅在德宏有記錄


集群的其中16隻花冠皺盔犀鳥(圖片來源:朱邊勇)

中國犀鳥谷

銅壁關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雲南省西南邊陲,所在的德宏州盈江縣以「中國犀鳥谷」的美譽在觀鳥圈中久負盛名。保護區內為數眾多的四數木(Tetrameles nudiflora)為犀鳥繁殖提供了寶貴的巢洞。共有3種犀鳥在此繁殖:花冠皺盔犀鳥、雙角犀鳥和冠斑犀鳥(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在中國,花冠皺盔犀鳥僅在德宏有記錄,而雙角犀鳥也僅在德宏有穩定的種群。

保護區還擁有中國面積最大的龍腦香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隨著近幾年來科研力度的加強,不斷地有動植物新種和區域新紀錄在德宏被發現。


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的四數木為犀鳥繁殖提供了寶貴的巢洞(圖片來源:張利祥@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


銅壁關自然保護區擁有中國面積最大的龍腦香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

保育工作

2015年,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銅壁關自然保護區和盈江縣政府合辦第二屆「中國犀鳥保育國際研討會」,50多名中外代表在研討會中籤署了加強中國犀鳥保護的「盈江宣言」,並為犀鳥保護訂立了行動計劃。保護區之後正式開展針對犀鳥的調查及保護工作。目前共形成12個犀鳥鳥巢固定監測點,通過持續的保護工作,已經連續5年錄得犀鳥的成功繁殖。

近年來,保護區加強與嘉道理等保護組織的合作,探索生態與社區建設雙贏的發展模式。通過共建社區保護地及推廣可持續生態旅遊,我們希望凝聚社群力量,共同保護中國最大的犀鳥種群,讓這個傳奇延續下去。


50多名中外代表齊聚盈江,為中國的犀鳥保護獻言獻策

參考文獻

Ho H. C. and Supari, S. (2000) Observation of Plain-pouched Hornbills A. subruficollis in Tasek Temengor, peninsular Malasia. Forktail 16:65-67

Kinnaird, M. F. and O’Brien, T. G. (2007). The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of Asian hornbills: Farmers of the fores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London, 315 pp.

Poonswad, P. and Kemp, A. C. (1993) Manual to the Conservation of Asian Hornbills. Sirvatana Interprint Co., Ltd., Bangkok, 544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