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與研究 - 保育地點
海南
動物保育 植物保育 保育地點 生態諮詢計劃 與本園自然保護區的合作研究 研究員 設施
鸚哥嶺熱帶森林

海南中部的鸚哥嶺位置偏僻,以往沒有進行過深入的科學考察。直至 2003年,本園中國保育部(KCC)首次進入鸚哥嶺,發現華南最大連片的原始熱帶森林,古木參天的雨林裡蘊含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兩年後,海南省林業廳和KCC聯合組織了一個來自國內外多個科研單位、超過60人的專家組,先後三次深入林區,開展了歷時三個多月的生物多樣性調查,發現大量珍稀物種,包括科學新種如鸚哥嶺樹蛙(Rhacophorus yinggelingensis)、中國新紀錄如輪葉三梭礫(Trigonobalanus verticilata),和超過160 個海南新紀錄如伯樂樹(Bretschneidera sinensis)等;充分顯示了鸚哥嶺無可替代的保育價值。

KCC在海南省林業廳邀請下,自2006年起全力參與規劃及發展鸚哥嶺自然保護區,更派遣專家直接參與保護區管理工作,以成為國際水準的保護區為目標。經過多年的努力,保護區在資源管理、科研監測、社區參與式保育等方面都取得顯著成效,並於2014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鸚哥嶺是海南兩大江河的重要水源涵養地。KCC聯同保護區向當地社區推廣禁漁區的理念。白沙縣道銀村在2008年自發把流經村裡的南開河最寬、最深、魚類最集中的河段劃為禁漁區。隨著禁漁區成功達到恢復魚類種群和增加可持續漁獲的目標,吸引10多個村莊仿傚。

 

KCC和保護區在鸚哥嘴管理分站建立了一個人工濕地來處理污水,經處理的污水流進一個生態池,池裡放養一些本土魚類除了能控制蚊蟲滋生,亦是污水處理系統有效運作的最佳指標。

KCC和保護區在2010年引進印度的夯土建築技術,就地取材,利用 含5%水泥的秀土建造了一間有傳統黎族建築風格的道銀社區中心。夯土牆壁堅硬防水,所消耗的能源僅是一般燒磚的八分之一,大大減低對環境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