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友善城市系列一:引水道

動物故事

野生動物友善城市系列:引水道

我們將以一系列文章介紹如何將香港改造成一個得以讓人類和野生動物共存的城市。

三月二十四日,圖中的赤麂被發現困於大嶼山的一條引水道內。可惜,被救出並送到本園野生動物拯救中心搶救不久後不治。照片:Kathleen Daxon

最近在短短7個星期裡,6頭赤麂分別被發現誤墮大嶼山的一條引水道。雖然赤麂奮力逃生,但被藻類覆蓋、濕滑的石屎牆防礙牠們爬回地面。後來在拯救人員協助之下,其中1頭沒有大礙的赤麂即時回歸大自然,可是另外5頭被送往本園野生動物拯救中心之後,只有2頭僥倖生存。

本園動物保育部主管艾加里博士說,有蹄動物被困時容易受到嚴重的壓力,經常引致致命的捕捉性肌病(capture myopathy)。此病症跟人類的壓傷症候群相似,當壓力解除時,肌肉受壓積累的毒素會導致器官衰竭,引起併發症而死亡。因此,當赤麂到達拯救中心時,即使看起來正在恢復,可是生存機會渺茫。

3月24日,這頭赤麂被發現困於大嶼山引水道時,因為奮力嘗試逃生而顯得筋疲力竭。 照片:Kathleen Daxon

本港120公里長的引水道網絡,將夏季洪水引導到天然溪流和水庫,但亦分隔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並危害沿引水道行走、進入引水道飲水或嘗試跨越引水道的野生動物。

事實上,上述6頭赤麂並不是該大嶼山引水道的唯一受害者。2015年亦曾經有四頭赤麂被困死亡。牛和蛇亦曾掉進該引水道。

艾加里博士道,大欖郊野公園的引水道是另一個黑點。 他認為,在香港其他地方亦有可能發生類似意外,但由於沒有發現動物的屍體,或者該處人流較低,所以未有接收報告。

為了解決引水道問題,政府在過去14個月兩度為該大嶼山引水道兩側部份的石牆塗上防滑物料,並加建梯級,以助被困的動物逃走,及確保引水道兩側安裝欄杆,防止動物墮入引水道。

雖然本園對新設的動物友善措施感到鼓舞,但我們相信可以進一步尋求創新方案以改善廣泛分布且考慮不周全的建設。

首先,為防止動物墮入引水道中,可以在引水道兩旁安裝欄杆,並加建橋樑,以礫石或草坪覆蓋橋面,營造自然環境,鼓勵動物使用。

此外,建設動物友好的逃生路線,能讓不幸墮入引水道中的動物能自行脫險。 可是早期建立、位於郊區的引水道並未有考慮動物有機會墮入引水道的問題,現在市民非常關心這些設計會危害野生動物的性命。

本園在一些設有高混凝土屏障的引水道兩側設立出口,以便動物在兩片林地之間穿梭(如圖示)照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因此,增加引水道兩旁牆壁的防滑度及設置動物逃生通道非常重要。 本園建議增添緩坡或梯級,能為動物提供更明顯的逃生方案,易於維修也不妨礙水流。這種逃生通道應每隔500米設立。

艾加里博士解釋緩坡是首選設計,因為各種各樣的動物都適合使用,例如:滑行的蛇類、手掌大的蛙、短腳的豪豬等;而梯級較適合赤麂、果子狸和豹貓。

其實本園亦面對同樣的問題。

本園幾十年歷史的引水道網路分隔屬於野生動物棲息地的森林。因此,2007年,我們開始重新設計排水道來解決這個問題。

本園在某些地區的排水道中設置了一些出口,形成安全的動物通道。

本園在一些引水道兩旁加設緩坡,幫助被困的動物逃生 (如圖示) 。照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本園為引水道加設橋樑,讓動物可以安全地從水道的一端通往另一端;同時加設緩坡,幫助被困的動物逃生;本園工程部也為一些排水口安裝渠蓋,慎防小動物墮入。

本園亦改善了一些垂直牆壁的引水道,減少墻壁斜度及種上植被。 這樣可以使被困的野生動物更容易爬出,在低流量時讓植物吸水,高流量時也能夠排洪。

艾加里博士指出:「當大嶼山引水道設計增添野生動物友善的元素時,香港其他缺乏動物逃生通道的引水道也需要同步作出改善工程。 未來,在設計新的引水道系統時,應顧及野生動物的安危,並參考其他國家已經使用的最佳方法和創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