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與研究 - 植物保育
香港蘭花的紅色名錄
動物保育 植物保育 保育地點 生態諮詢計劃 與本園自然保護區的合作研究 研究員 設施

為了讓能有效應對迫在眉睫的生物多樣性危機,保育人士須認識及了解瀕臨滅絕邊緣的物種。評估物種的滅絕風險需要一套客觀且能普遍適用的方法,讓所推斷出的狀態可以直接與其他物種進行比較。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正是為此需求而制定了紅色名錄類別與標準。 

紅色名錄包括量化多種生物學參數,包括關於物種分布、數量及族群趨勢(穩定、增加或減少),以及所面臨威脅的嚴重程度。由於人為因素的影響越發加劇,物種面臨威脅的原因變得廣泛包括大規模生境破壞、城市化、農業及植林林業,到因寵物、藥材、觀賞植物及食用等商業用途而進行的野外採集。紅色名錄框架制定了評估標準與門檻,藉此作出對個別物種受威脅程度的判斷。評估範圍從物種在野外狀況良好的無危」(LC)到被認為面臨迫切滅絕風險的極危」(CR)。 

通常,這種方法是在物種植物、真菌或動物)全球整體分布範圍內進行評估。不過,考慮到保育工作通常在特定司法管轄區執行,此方法亦可調整為針對特定國家或地區(如香港)而進行區域性評估。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與香港特區政府合作,對香港所有135種本地蘭花進行了全面的紅色名錄評估。此工作屬於香港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BSAP)的範疇。評估結果突顯出最需要保育行動的物種,以便作出優先排序及制定物種行動計劃。